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是胰腺中好发且已有共识的一种肿瘤亚型。胆道中也发生与此类似但不相同的肿瘤。我们对20例这样的病变进行多中心研究,重点关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特点。胆道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见于六十多岁的病人(平均年龄62岁),肿瘤发生部位:肝内占70%、肝外占10%、肝门周围占20%,肿瘤平均大小为6.9厘米。组织学方面,除了典型的管状结构,所有的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显示有实性区域(70%)或流产型乳头结构(50%)。坏死常见(85%),主要呈灶状(40%),40%的坏死呈粉刺癌样模式。免疫组化染色,肿瘤表达MUC1(80%)和MUC6(30%),不表达MUC2和MUC5AC。其中有16例(80%)伴浸润性癌,后者主要是普通型管状腺癌(50%)。分子改变包括CDKN2A/p16 (导管内成分44%,浸润性成分33%)和TP53 (导管内成分17%,浸润性成分9%)。KRAS(导管内成分6%,浸润性成分0%)和PIK3CA(导管内成分6%,浸润性0%)的突变以及SMAD4/DPC4 (导管内成分7%,浸润性成分0%)的缺失很少见。未发现IDH1/2、BRAF、GNAS、EGFR、HER2和β-catenin改变/突变。随访17名病人(85%),平均随访时间为44个月。总体联合生存显示预后好:1年100%、3年90%、5年90%。结论:尽管浸润性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80%),随访结果提示胆道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生物学行为惰性。分子分析显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中常见致癌信号通路改变的发生率较低。目前需要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深入研究、发现仍然未知的分子改变,帮助我们理解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致癌作用。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