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导管癌(SDC)目前的分类和治疗要求有详尽的分子学特征支持。
本文采用 Ion Ampliseq Cancer HotSpot panel v2 方法检测30例涎腺导管癌中50个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
突变结果用免疫组化(如TP53、BRAF、β-catenin、ER、AR)或Sanger测序/SNaPshot PCR方法证实。用FISH检测ERBB2 (HER2)、PTEN、FGFR1、CDKN2A/P16、CMET、EGFR、MDM2和PIK3CA的拷贝数变化:TP53突变(15/27,56%)、PTEN缺失(11/29, 38%,包括有PTEN突变的2例)、PIK3CA热点突变(10/30,33%)、HRAS热点突变(10/29,34%)、ERBB2扩增(9/29,31%,包括有突变的1例),是5个最常见的基因异常。
基因改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基因改变有明显的重叠交叉,ERBB2扩增的9例中有8例发现PIK3CA、HRAS、TP53突变和/或PTEN缺失,PIK3CA突变的10例中有6例发现HRAS突变。
这些结果为SDC中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三激酶通路的双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理论基础。
FGFR1扩增(3/29,10%)提示新的潜在靶向治疗可能。根据乳腺癌的研究,对有ERBB2扩增、同时并存PIK3CA突变或PTEN缺失的SDC病人,抗ERBB2治疗的效力可能会降低。因此,单独检测ERBB2对于涎腺SDC的治疗分层是不够的。根据基因变化的发生率和类型,SDC类似于乳腺癌的一个亚型—AR阳性腔面型/大汗腺分子型。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