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黄海建(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1);陈小岩(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01);郑智勇(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 , EM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5至2015年福建省立医院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7例EM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检查,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例女性和6例男性,年龄21~50岁(中位年龄36岁),肿块最大径2.5~15.0 cm(平均8.4 cm)。肿块分别位于:左颈、右肩、左股骨、右上臂、腹腔、左股骨、右股骨。除例3表现为疼痛和酸胀,例5表现为腹痛外,其余5例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病理组织学上,本组7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组织学表现相似,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状或分叶状,间质见大量黏液样基质。肿瘤细胞排列呈片状、巢状、簇状或星网状。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卵圆形、上皮样、横纹肌样(或浆细胞样)。胞质少到中等,胞质淡染,部分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胞质内空泡或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一般<2/10 HPF),可见坏死。肿瘤浸润周围横纹肌及脂肪组织。其中1例表现为上皮型,2例肿瘤富于细胞(富于细胞型),细胞丰富,生长活跃,细胞呈上皮样,胞质丰富,染色质增粗,核质比增高,核分裂象多见,核仁清晰可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呈波形蛋白(7/7)及INI1(7/7)阳性,少数呈广谱细胞角蛋白(2/7)、p63(3/7)、CD99(3/7)、S-100蛋白(1/7)及突触素(2/7)阳性,Ki-67阳性指数10%~40%。α-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myoD1、CD34和CD117均阴性。5例(5/7)检测到EWSR1基因信号。例5未检测到MDM2基因扩增信号。例6和7未检测到SSX-SYT融合基因信号。结论 EMC属于罕见恶性间叶源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必要时分子病理学检查有帮助。临床及病理均需与骨旁软骨肉瘤、混合瘤/肌上皮瘤/肌上皮癌、脊索瘤、黏液性脂肪肉瘤、软骨样脂肪瘤、黏液性上皮样肉瘤等肿瘤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