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其星(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张炜明(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李红霞(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潘贝晶(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张智弘(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探讨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独立分型意义。方法对120例胃GIST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HB和SDHA蛋白表达,同时所有病例均进行CD117、DOG-1、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结蛋白、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CK)、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部分病例还进行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 PDGFRA )基因第12和18号外显子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8例(6.6%)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GIST病例,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36.2岁),男∶女=3∶5,累及胃窦6例、小弯1例、胃底1例。大体检查肿瘤呈多结节状或分叶状,大小3~10 cm;显微镜下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为主,部分可混杂梭形细胞结节,其中5例可见脉管内瘤栓。免疫组织化学8例中SDHB皆阴性,SDHA有5例阴性。其他标志物CD117、DOG-1、CD34均阳性表达, SMA、结蛋白、S-100蛋白、CK皆阴性。8例基因突变检测CKIT和PDGFRA均为野生型。7例患者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2~60个月(平均23.3个月),皆生存。其中3例在诊断时即出现肝脏多发性转移,1例在随访17个月中出现网膜及肠系膜多发性病灶,患者带瘤生存。结论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GIST是一种特殊亚型的GIST,多累及儿童和青年人,女性多见,以多结节状生长方式,上皮样瘤细胞为主,常见脉管内瘤栓、常发生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生物学行为惰性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DHB检测有助于将之从普通型GIST中检出。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