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导致全世界每年约150万患者死亡[1]。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约占每年新诊断肺癌的85%,其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50%)和鳞癌(30%)[2]。肺鳞癌是仅次于肺腺癌的NSCLC组织学类型,与吸烟紧密相关,导致全世界每年约40万患者死亡[3]。随着驱动基因的发现及其靶向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融合基因等,肺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4-6]。但迄今肺鳞癌尚无应用于临床的分子靶点。目前,肺鳞癌的治疗仍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而针对肺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EGFR-TKI)、ALK抑制剂、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均对肺鳞癌的疗效欠佳[7]。因此,寻找针对肺鳞癌的分子靶点成为目前研究的关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