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EpCAM 及 E-cadherin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成殷(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孟云霄(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梁智勇(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杨春明(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罗玉凤(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崔全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细胞间黏附分子EpCAM及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非生物素法检测EpCAM及E-cadherin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结果(1)EpCAM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例均呈一致胞膜表达,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均有胞质表达100%(91/91),其中36.3%(33/91)同时有细胞核表达。 E-cadherin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例,亦呈胞膜阳性表达100%(24/24),而在84.6%(77/9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有下调。(2) EpCAM细胞核阳性的33例中,同时伴有E-cadherin低表达的病例为30例,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P=0.000, Spearman相关系数=0.857)。(3) EpCAM在细胞核阳性表达与甲状腺癌滤泡亚型及甲状腺外浸润有关,分别P=0.037和0.033,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与年龄≥45岁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8和0.010)。结论 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现低表达,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及乳头状增生组织有下调。 EpCAM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及甲状腺癌中表达由细胞膜转移到细胞质,甚至部分到细胞核。联合检测这两种指标可为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浸润及转移机制及评判其生物学行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