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晓丹(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病理科);楼善贤(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病理科);施红旗(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病理科);刘庆伟(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病理科);陈真伟(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病理科);周一波(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超声诊疗科);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至2014年254例(男性55例,女性19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资料,对蜡块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镜下观察,结合B超影像学特征,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1~50岁,占43.3%(110/254)。 B超下表现低回声结节,多伴有钙化。肿瘤病灶直径≥0.5~1.0 cm,占病例数67.3%(171/254),该组易于颈部淋巴结转移,同时该组多发生在41岁以上年龄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K19、Galectin-3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等可以明确诊断。39.4%(100/254)的病例有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史。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好发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1~50岁;直径≥0.5~1.0 cm较易颈部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良好。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存在不确定性。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