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病理诊断

刘天艺(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焦宇飞(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
阅读:767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年43卷9:644-646 

摘要

胃癌是世界上,特别东亚地区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世界上最常致死的癌症中,胃癌居第2位[1]。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发病率约占全球的42%。在我国,胃癌发生率在癌症发生率中位居第2位,我国因胃癌死亡人数占因恶性肿瘤死亡总人数的14.33%,居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肝癌[2]。目前为止,胃癌最好的防控手段仍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的进步,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日本及欧洲的统计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病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3]。另一方面,大多数早期胃癌患者如不进行治疗,会在数月或数年内发展为进展期胃癌[4]。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处在较低水平,多家医院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小于10%,而日本早期胃癌检出率则高达40%~60%[3]。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如健康检查中胃镜检查未普及、内镜医师经验不足等,但我国胃黏膜活检的病理诊断中存在许多偏差和问题,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胃上皮内瘤变( 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或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dysplasia)是胃癌的癌前病变[5]。我们拟对胃上皮内瘤变的定义、分级、诊断分类以及日本与西方病理医师对该病变诊断的差异予以阐述,并对目前我国病理医师在胃镜活检标本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