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乳腺分泌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张继平(郑州金城临床检验中心病理科);张祥盛(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滨州,256603);尹利军(烟台市牟平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烟台,264100);杨敏(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薛德彬(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收集 5 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 例乳腺分泌型癌发病平均年龄44.8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大体上肿物多边界清,质硬;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小囊状和导管性排列,胞质丰富,含有嗜酸性颗粒.瘤细胞胞质内外有大量均质的嗜伊红 PAS 阳性的分泌物.例 4 腋下淋巴结见转移癌(1/10).免疫组化:CK、CEA 和 S-100 均呈(+),ER 均(-),GCDFP-15 和 c-erbB-2(-)或仅灶性(+),仅 1 例 PR(+)(阳性细胞为20%),1 例部分细胞p53、Ki-67和cyclinD1(+)(阳性细胞 25%~30%),另 4 例仅少数细胞阳性(阳性细胞为 5%~8%).尽管 ER、PR(-)或仅局灶(+),但预后影响因素 c-erbB-2、p53、cyclinD1 和 Ki-67 增殖指数低,提示该病生长方式相对惰性.结论 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