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2例病理形态学观察

赵红艳(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叶明福(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病理科,重庆,400037);孙智才(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魏国红(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梅新明(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文显平(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梁智敏(解放军254医院病理科,天津,300142);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AAH标本12例,应用光镜、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检测34βE12、p63、P504S、PSA和PSAP抗体,观察其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12例AAH均来自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标本,12例腺泡均呈结节状增生,增生的腺泡排列紊乱、结构完整,基底细胞难以辨别,需要与高分化腺癌的腺泡鉴别.其中8例由大小基本一致的中、小腺泡构成,4例腺泡大小不均;11例腺泡呈低乳头状结构,5例伴有前列腺萎缩后增生.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的腺泡边缘34βE12或p63均呈(+),P504S均(-);其中5例基底细胞基本完整,7例断续存在.结论 AAH是较少见的前列腺瘤样病变,易误诊为前列腺高分化腺癌.基底细胞标记物34βE12、p63和癌性上皮标记物P504S联合应用对AAH的诊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