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淑蓉(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彭伟香(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二三医院检验科);孙铭君(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杨丽(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何磊(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苏希来(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贺青(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刘冬戈(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23例,另选非肿瘤性浆膜腔积液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与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淋巴样细胞核的形态、有无凋亡小体与核分裂象进行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对肿瘤组进行了标记,其中1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肿瘤组中14例为复发病例,9例以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浆膜腔积液中,肿瘤组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少,23例中有20例(87.0%)小于10%,而对照组间皮细胞所占比例高,30例中有20例(66.7%)大于10%;肿瘤组中,幼稚的淋巴样细胞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69.6% (16/23)病例超过了80%,而对照组63.3% (19/30)的病例其淋巴样细胞的比例小于50.0%;91.3% (21/23)的肿瘤病例出现了特征性的淋巴样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而26.7% (8/30)对照组病例仅可在高倍镜下偶见此形态;肿瘤组凋亡小体和淋巴样细胞出现核分裂象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0%(20/23)和82.6% (19/23),前者在某些肿瘤病例中可极为突出,而对照组这两种形态占比皆为6.7%(2/30).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块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相对应的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同,其中1例经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为套细胞淋巴瘤.23例肿瘤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类型相符.结论 在浆膜腔积液中,间皮细胞数量减少,可见大量的幼稚淋巴样细胞,并可见细胞核的“乳头样突起”、凋亡小体及多量核分裂象是细胞学诊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重要形态学特点;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于细胞病理学诊断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类型具有重要作用.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