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子宫动脉造影解剖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贺茜[1]王喻[2]邓靓雅[3]姜凯元[3]黄桁[3]莫帅佳[3]田东[4]

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造影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子宫动脉栓塞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的115例患者子宫动脉造影资料,观察子宫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分支等影像学解剖特点.结果:收集115例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资料,其中产后出血25例,异位妊娠73例,其他诊断类型17例.子宫动脉在髂内动脉有前干、后干、主干3处起始部位;子宫动脉起始段可呈锐角、直角、钝角3种方式发出;子宫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卵巢支、子宫圆韧带支、子宫颈支、输卵管支、阴道支;子宫动脉起始处左侧横径为(2.77±0.96) mm,右侧横径为(2.74±0.92) mm;子宫动脉起始处至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距离左侧为(73.06-±25.14) mm,右侧为(77.67±34.62) mm;产后出血病例中,子宫动脉起始处横径为(2.37±0.64) mm;异位妊娠病例中,子宫动脉起始处横径为(2.89±1.00) mm.异位妊娠,产后出血两种病例间双侧子宫动脉起始处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子宫动脉起始处至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两侧子宫动脉起始处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悉子宫动脉造影的解剖学特点,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正确选择栓塞方法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