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蚌埠,233030);谷从友(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蚌埠,233030);冯振中(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蚌埠,233030);赵艳(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蚌埠,233030);高子芬(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血液病理研究室,北京,100191);钱军(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蚌埠,233030);
摘要
目的 提高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切片,增加免疫标记予以协助确诊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误诊为淋巴结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与对BCL-2阴性低级别FL的形态学认识不足有关.例2,乳腺ALK-1+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小细胞变异型,误诊为套细胞淋巴瘤,与对ALK-1+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小细胞变异型的形态学认识不足和对免疫标记Cyclin D1(+)定位误判有关.例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误诊为直肠黏膜溃疡伴穿孔,与诊断时对增生、浸润细胞观察不细,缺乏相关标志物协助有关.例4,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误诊为反应性增生,与对边缘区淋巴瘤形态学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淋巴瘤的诊断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之上,并合理选择免疫标志物、密切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必要时借鉴基因学及遗传学检测协助诊断,必须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以指导临床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