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宜(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5);BuiMarilyn(莫菲特癌症中心病理科,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33612);孙晶(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35);董荣芳(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5);李远(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北京,100035);宫丽华(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5);孟淑琴(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5);黄啸原(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5);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单中心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影像学、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07例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其中70例普通血管瘤,19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3例血管肉瘤,2例Kaposi型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上皮样血管瘤,1例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Gorhams病.患者年龄3~80岁(平均39岁),接近50%血管源性肿瘤位于中轴骨及骨盆,18例为多发.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改变为主,可以伴不同程度的周围硬化.普通血管瘤由于形态学特点可以直接诊断,部分非普通血管瘤病例需做免疫组化证实.92%病例CD31呈阳性(33/36)和83%病例CD34呈阳性(30/36).结论 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和血管肉瘤是其主要亚型.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利于骨原发血管源性肿瘤诊断.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