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腹膜恶性间皮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黄彩虹(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2);丁永玲(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2);丁志燕(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2);王正(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2);唐嘉阅(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7例PMM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MM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1.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等.镜下肿瘤组织形态多样,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2种类型组成,具有向上皮和肉瘤样双向分化的特点.免疫组化示calretinin(6例)、AE1/AE3(7例)、EMA(5例)、CK5/6(5例)、HBME-1(6例)、vimentin(7例)均(+),CEA均(-).随访6~ 30个月,2例死亡,5例存活.结论 PMM对其确诊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根据肿瘤细胞异型程度、核分裂象多少和核的多形性,恶性间皮瘤可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且需与腹腔原发或转移的其他肿瘤相鉴别.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