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军(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安徽,芜湖,241001);张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安徽,芜湖,241001);徐国祥(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安徽,芜湖,241001);李佳嘉(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安徽,芜湖,241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方法 对1例先天性中胚层肾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因孕期体检B超发现胎儿左肾区实质性肿块,遂行妊娠引产术.引产儿左肾及肿块大小为6.5cm×5.5 cm×4.5 cm,切面呈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囊径0.3~1.8 cm,内含淡红色液体;实性区域灰白色,部分区域编织状,质稍韧.镜下肿瘤由一致的梭形细胞构成,大部分区域瘤细胞密集排列成束状、编织状或片状.灶性区域稀疏成疏网状;瘤细胞胞质淡红染,胞核细长,两头稍钝圆,核分裂象常见.部分区域瘤细胞围绕血管旱"血管外皮瘤样".并可见残存"肾组织岛";囊性区域囊壁未见明显内衬上皮.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强(+),SMA部分(+),actin灶性(+),CD10个别(+).电镜显爪梭形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发达,部分可见密斑结构.提示瘤细胞具有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化特点.结论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较为少见.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无上皮成分,是发生于胎儿及婴幼儿肾的低度恶性病变,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