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殷于磊(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陈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卢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余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
摘要
目的:探讨ERG基因重排在前列腺癌中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收集前列腺癌连续穿刺标本242例,均为6~14针,左、右侧不同部位分瓶送检,年龄58~91岁,PSA水平5~5000 ng/ml,免疫组化法检测ERG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ERG基因重排。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中ERG蛋白阳性,阳性率为17.4%,阳性病例FISH检测均见基因重排现象,其中19例为缺失型信号,23例为分离型信号;阴性者均未见基因重排现象。5例同时存在ERG阳性与阴性腺癌病灶。周围良性腺体未见ERG蛋白表达和基因重排现象。阳性病例中,Gleason评分6者12例,Gleason评分7者23例,Gleason评分8或以上者7例。 PSA水平<100 ng>100 ng/ml组ERG阳性率为10%。肿瘤临床分期T3或以内组ERG阳性率为17.2%,T4组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组阳性率为19%。χ2检验显示ERG基因重排与低Gleason评分腺癌相关,与PSA水平、临床分期、疾病进展无相关性。结论免疫组化是检测ERG基因重排、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前列腺癌多灶现象常见。 ERG基因重排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