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人淋巴结窦内出现血液成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尹彤(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纪小龙(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申明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徐薪(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李维华(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

摘要

目的:探讨人淋巴结窦内出现血液成分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02例常规尸检病例的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胸腔、腹腔8个部位的淋巴结共1 322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分析淋巴结窦内出现红细胞时的组织结构改变,并对淋巴窦进行分类.结果:在100例因疾病死亡的患者的1 322个淋巴结中,91例(占91%)患者的809个淋巴结(占61.20%)的淋巴窦内出现红细胞;而在2例非疾病原因死亡的尸检患者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则未见红细胞.根据淋巴结窦内红细胞出现后,组织结构变化的不同形态,将其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血管开放淋巴窦、少血淋巴窦、噬血淋巴窦、富血淋巴窦、血管形成淋巴窦.结论:在疾病终致死亡状态下,淋巴窦内出现血液成分并不少见,淋巴结内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在淋巴窦内的交通,可使淋巴组织借助淋巴窦直接接受来自血液循环中的各种信息;并可能与恶性肿瘤出现淋巴结的跳跃性转移有关.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