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彤彤(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516001);吴春莲(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516001);杨清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516001);蔡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516001);张发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 观察5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征.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用抗体包括vimentin、actin、a-SMA、MSA、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EMA和Ki-67.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岁(34 ~ 65岁).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肿物直径为0.8 ~5 cm(平均为2.4 cm).巨检:肿物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实.镜检:肿瘤组织呈结节分叶状,被平滑肌细胞分隔包绕.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薄壁的血管或血窦周围排列,呈血管外皮瘤样或实性巢团状,瘤细胞核圆形,可见核仁,未见核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0~3个/50 HPF),未见病理核分裂象.1例瘤体直径5 cm者瘤细胞较密集,有局灶异型,核分裂象(1个/50 HPF),诊断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actin、a-SMA和MSA均(+),余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和EMA均(-),Ki-67阳性率<2%.5例均行胃肿块切除.随访8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胃血管球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与软组织血管球瘤比较,具有自身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的特征.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