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平(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赵立姝(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丁华野(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田玉旺(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胡海(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邢惠清(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
摘要
目的探讨胃上皮异型增生及相关病变Padova国际分类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按照1998年Padova国际分类标准,收集复习既往胃黏膜活检诊断为各级异型增生的病例107例,对其中71例进行随访或追踪复查,38例伴有肠化者行HID/AB黏液染色.结果既往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42例中,按Padova分类标准仅9例诊断低度异型增生,27例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其余6例定为异型增生.42例中13例获随访结果,12例经一次或多次复查为浅表或萎缩性胃炎,1例进展为黏膜内癌.按Padova分类诊断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中的14例获随访结果,复查均为浅表或萎缩性炎.Padova分类将异型增生分为2级,据随访复查资料,诊断低度异型增生的癌发现率是3/9.高度异型增生的术后癌诊断率是5/5,高度异型增生伴局部可疑浸润的术后癌诊断率是10/10.结论以往按三级分类诊断为轻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多数是慢性胃炎的反应性上皮增生,非真性肿瘤.按Padova分类,应列入"不能确定为异型增生"组观察随诊.胃黏膜活检诊断高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常合并有早期癌或浸润癌,诊断确定后应早期手术切除病灶.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