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以下一些特征还不十分明确(1)进展为浸润性癌过程中的分子机制,(2)亚型划分(3)生物学行为。我们采用大宗欧洲病例进行了多中心研究分析了这些问题。我们收集了45例胆道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并采用黏蛋白标记和CDX2对其进行了分级和亚型的划分。并分析了肿瘤发生的常见通路,其结果与肿瘤的亚型及分级相关。所获得的资料与22例肝内外胆管细胞癌进行比较。发现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经历了由侵袭前的低-高级别上皮内肿瘤逐渐进展为侵袭性癌的过程。分子及免疫组化分析表明低级别上皮内肿瘤存在KRAS突变、TP53的过表达以及p16的缺失,而在肿瘤发展的晚期阶段则伴有SMAD4的丢失。而HER2、EGFR、β-catenin和GNAS突变罕见。各亚型中,最常见的为胰腺-胆管型(36%)和肠型(29%),其次为胃型(18%)和嗜酸细胞亚型(13%)。胆道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整体生存率稍好于胆管癌患者(风险比(胆管癌VS胆道胆管内乳头状肿瘤):1.40;95%可信区间:0.46-4.30;P=0.552)。胆道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发展经历腺瘤-癌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一些常见致癌通路的逐步激活有关。此外,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来研究和证实与传统的胆管癌相比,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确实具有更好的预后。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