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193例胰腺浆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和文献复习:对大囊型和实性型浆液性囊腺瘤提出新见解,所谓的“浆液性囊腺癌”需重新评估

van den Bos M,van den Hoven M,Jongejan E,van der Leij F,Michels M,Schakenraad S,Aben K,Hoogerbrugge N,Ligtenberg M,van Krieken JH

Abstract

文献中关于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SCNs)各亚型及浆液性囊腺癌的描述非常矛盾。本文调查了193例SCNs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对照最近文献,该大宗病例描述了大囊型(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的分布特征:发生率21%,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1:4),部位为胰体/胰尾(胰体:胰尾=1.7:1),患者更年轻(平均年龄50岁),影像学常误诊为其它大囊性肿瘤。实性SCNs少见(4/193,2%),影像学常误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有11例进行了细针穿刺检查,仅确诊1例。5%的病例影像学印象为恶性。13%胰腺切除SCNs病例检测到伴发第二种肿瘤,常是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3%)巨大囊型SCNs(直径平均11cm)见继发性脾脏、胃、结肠和/邻近淋巴结浸润”(直接粘连/渗透),但没有远处转移。3例 SCNs局部复发,首次手术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无从考证。我们仅有1例肝脏SCN,胰腺无并发肿瘤。文献评估显示几乎没有1例患者的死亡可直接归因于 SCNs播散/恶性行为,实际上大多数被诊断为恶性浆液性囊腺癌的病例并不满足最近WHO标准,但有如下之一表现:(1)局部粘连/肿瘤持久,(2)病例未经组织学证实为恶性或(3)肝脏发生SCNs,生物学行为温和(可能代表病变多灶性生长,而不是真正的转移,特别是考虑到SCNs并没有引起死亡,亦没有报道转移到其它远处部位)。总之, 跟文献报道不同,我们的研究表明,实性型和大囊型SCNs临床病理特征与微囊型SCNs相似,但影像学诊断富有挑战性。巨大SCNs病例很少发生复发/继发性浸润邻近器官,即使发生似乎也没有大的危害。SCN不应归类为恶性,除非有确凿的恶性组织学证据或明确的远处转移。

摘要

full text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