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腺样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陈文[1]潘敏鸿[1]李霄[1]丁颖[1]贡其星[1]宋国新[1]王震[1]张智弘[1]

摘要

目的 研究腺样胶质母细胞瘤(AG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间4例AGB,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典型AGB形态见于例1、2和4的原发肿瘤和例3的复发病灶.3例原发AGB包括巢团状、条索样的腺样成分及弥漫浸润且包绕分割前者的肿瘤性胶质成分;以前者为主似差分化癌样,与胶质成分界限清楚,后者分别表现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例1)和普通型胶质母细胞瘤形态(例2和4).例1复发病灶中腺样成分胶质分化明显胶质成分增加,呈胶质母细胞瘤(GB)特征.例3为继发性AGB,几乎为差分化癌样形态的腺样成分,而其原发肿瘤则为典型的GB.胶质成分均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Olig?2和S?100蛋白;而腺样成分免疫表型则变化多样.例1原发肿瘤中腺样成分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但缺乏胶质分化标志物;复发病变中腺样成分上皮表型丢失,而GFAP和S?100蛋白表达.腺样成分在例2和例4中胶质和上皮标志物均阴性,例3中则共同表达Olig?2和CKpan,后者呈点状阳性,与例1中胞质阳性不同.Ki?67阳性指数在腺样成分通常高于胶质成分,高达90%.所有肿瘤中INI1和ATRX核阳性,其余标志物包括IDH1、突触素、嗜铬粒素A、CAM5.2和癌胚抗原等均为阴性.未能在肿瘤中检测到1p/19q联合性缺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扩增见于例1和2,除例1外均检测到TERT启动子突变.结论 AGB临床罕见,可发生于原发肿瘤也可见于复发病灶,具有特征性的形态和多变的免疫表型.综合分析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临床病史及全身影像学评估有助于该型肿瘤的正确诊断.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