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操作的常见问题分析

江冬瑞(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32);王弦(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32);吴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32);

摘要

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明确及结果客观等优点[1],在临床上已应用于产前染色体数目检测、肿瘤基因检测,如多发性骨髓瘤检测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的检测,担负着辅助病理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任.日常病理诊断中,应用FISH技术检测乳腺癌HER-2和TOP2A基因扩增,可以判断预后,指导靶向治疗和辅助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可以筛选靶向治疗的适用人群;检测TERC基因用来进行子宫颈病变临床分级和预测子宫颈癌的进展[2];另外在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等方面,还有一些探针可以用于辅助诊断.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