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讨论
商家
资讯
人才
书店
更多
分享
博客
会议
社区
文献
百科
期刊文献
频道首页
/
中外期刊
/
共识指南
/
文献资讯
/
论文基金
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程序性坏死研究进展
伏媛(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29);
阅读:330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12年32卷1
摘要
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的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模式,通常在凋亡被抑制的情况下发生,具有坏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程序性坏死同细胞凋亡一样受细胞内信号因子的周密调节,激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是其关键的调控因子.程序性坏死在炎症性病变、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全文链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我要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期排行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支架...
2型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回...
ZEB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临床病理分...
转移消失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
甲状腺癌相关microRNA
内皮脂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TRPV5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肾淀粉样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姜黄素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