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肿瘤周围嗜酸性粒细胞预测结直肠癌复发。

Desai S,Hejmadi R,Krishnamurthy S,Chinoy RF

Abstract

结直肠癌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其程度可以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只是与总的炎症细胞反应有关、亦或是代表机体自身拥有的抗肿瘤机制,这需要文献证实并促进治疗。回顾性分析381例随机选取的原发性结直肠癌,计数瘤周和瘤内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肿瘤根据AJCC/ UICC诊断,I期占21%,II期32%,III期33%,IV期14%。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其程度与多个组织病理学参数及患者预后有关。总体上,肿瘤标本中可以观察到瘤周和瘤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比例分别为86%、75%。瘤周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与瘤内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密切相关(r=0.69,P<0.001),与整体炎症细胞反应的强度相关(R =0.318,P<0.001)。瘤周和瘤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均与肿瘤T和N分级较低、肿瘤分化程度好、无脉管瘤栓、无疾病进展改善和肿瘤特异性存活改善显著相关。然而,只有瘤周嗜酸性粒细胞(而不是瘤内嗜酸性粒细胞)是无疾病进展较好(hazard ratio 0.75; 95% confidence interval0.58-0.98; P=0.04)和肿瘤特异性存活高(hazard ratio 0.7; 95% confidence interval0.52-0.93; P=0.01)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且独立于总的炎症细胞反应强度。在AJCC/UICC II期的患者,瘤周嗜酸性粒细胞与预后好显著相关。结论,瘤周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好之间是明确的正相关,独立于肿瘤相关的总体炎症反应。瘤周嗜酸性粒细胞是有前途的、易于评估的,建议在病理报告中常规报告。

摘要

full text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