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讨论
商家
资讯
人才
书店
更多
分享
博客
会议
社区
文献
百科
期刊文献
频道首页
/
中外期刊
/
共识指南
/
文献资讯
/
论文基金
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
刘志勇(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300060);孙保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天津,300060);
阅读:354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05年25卷2
摘要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传统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不同的肿瘤微循环方式.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瘤细胞基因表达呈胚胎样表型,而且VE-钙黏蛋白、组织因子、EPHA2信号转导通路在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分子可能成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摘要
全文链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微信
我要评论
共
0
条评论
本期排行
MMPs与血脑屏障的关系
5-HT3受体的分型、调节剂及拮抗...
人类胚胎干细胞在移植医学领域中...
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进展
Apelin的心血管效应
沙立度胺的抗炎/抗肿瘤机制及临...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自身免疫性...
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恶性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
甲状腺肿瘤相关基因甲基化研究进...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