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免疫组化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异常

侯丹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合肥,230001);邵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蚌埠,233000);徐傲(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01);冷再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合肥,230001);伍权(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01);李传应(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01);陈柯(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合肥,230001);徐修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合肥,230001);操乐杰(安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融合基因表达异常的准确性,并观察ALK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NSCLC 患者石蜡标本234例,使用兔单克隆D5F3抗体行ALK蛋白IHC检测,对其中ALK阳性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验证。结果234例NSCLC中,IHC检测ALK融合基因蛋白阳性率为8.97%(21/234),经RT-PCR检测验证有14例存在ALK基因融合,阳性率为5.98%(14/234);与组织学类型、年龄、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吸烟史、肿瘤分化程度无关。21例标本进行RT-PCR验证,IHC(+)时二者符合率为0,当IHC()或组织化学评分>120时,二者符合率为100%。结论尽管IHC检测ALK融合基因蛋白表达存在一定假阳性,但当IHC()或组织化学评分>120时与其他辅助检查一致性高具有诊断价值,是较为可靠的ALK筛查方法。 IHC筛查及随后RT-PCR检测验证是发现ALK阳性肺癌经济可行的辅助诊断。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