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牟江洪(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向德兵(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肖华亮(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张沁宏(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病理科,重庆,400042);王东(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肿瘤中心,重庆,400042);
摘要
目的研究大肠癌淋巴管生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管特异标记podoplanin对96例大肠癌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微淋巴管密度(MLD),以CD34标记血管检测微血管密度(MVD)作为对比,以及分别与Ki-67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管/血管增殖活性.结果肿瘤不同区域的淋巴管密度、增殖活性和形态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密度及增殖活性较其他区域显著地增高(P<0.01),且管腔多呈扩张状,同时肿瘤边缘区淋巴管密度及Ki-67指数也较正常大肠组织显著地增高(P<0.01).结论大肠癌组织存在新生淋巴管,尤以癌组织边缘区明显.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