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健(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上海,200135);孙健(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上海,200135);陈维香(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上海,200135);丁珺(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上海,200135);费绍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病理科,上海,200135);
摘要
目的 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FS)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4例MFS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MFS好发于中老年人,患者多以缓慢增大的皮下无痛性肿块就诊.镜下见肿块呈结节性生长,结节间为纤细而不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肿瘤由梭形或星状细胞和富含透明质酸的黏液样间质组成,可见特征性的弧线形血管和假脂肪母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vimentin(+),例2肿瘤细胞α-SMA和MSA(+),提示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结论 根据瘤细胞的丰富程度、细胞核的异型性大小和核分裂的多少可将MFS分为低、中和高度恶性3种.大多数MFS为低度恶性,局部扩大切除即可,部分病例可复发或远处转移.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