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菊池淋巴结炎,又称菊池病(Kikuchi disease),1972年由日本菊池教授首先报告.亚洲多发,但后来在欧美国家亦有报告.名称较多,有称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其临床与病理的特点是:①青少年、女性多发.多数伴发热,持续不退,白细胞减少,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好侵犯颈部淋巴结,他处淋巴结亦可受累,数周或数月自愈;②淋巴结皮质区单个或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以组织细胞为主,并有浆样单核细胞,T免疫母细胞等增生,伴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③病灶内见到不定量的核碎片与胞浆颗粒,分布于吞噬细胞内外,这是一个重要特征;④病灶区不见中性白细胞浸润;⑤病因尚未明确,但多数作者认为是病毒等感染导致Ts诱导的变态反应. Kuo(1995)提出菊池淋巴结炎分3型:①增生型(proliferative):病变区主要为增生性组织细胞、浆样单核细胞(T标记)、免疫母细胞(T为主)等,其中非吞噬性(新生性)组织细胞和T免疫母细胞,核可扭曲不规则,易见分裂象.只有少数核碎片而无明显坏死,此型最易与NHL相混淆而误诊.但作免疫组化标记显示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多细胞成分组成,加上有核碎片、灶性病变、背景为增生淋巴结组织等与NHL可以鉴别;②坏死型(necrolizing):病灶有明显的凝固性坏死,大量核碎片与明显吞噬现象,一般易于确诊;③黄色瘤样型(xanthomatous):病灶中以泡沫样组织细胞为主.此型较少见.3型改变可能是病变的不同阶段,同一淋巴结可见几种类型改变.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