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肝坏死后再生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再生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白鼠60只,其中实验组为50只,非处理组及生理盐水组各5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10个小组,在一次性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50mg/kg后,分别于第12、24、36小时和第2、3、5、7、8、10及14天乙醚麻醉下处死,迅速取肝组织、骨髓及外周血.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免疫荧光标记方法通过光镜、电镜予以观察.结果 注射DMN后12 h肝组织内开始出现小灶状坏死,第24小时逐渐明显.第36小时坏死最明显,并且坏死灶内浸润大量的ED-1(大白鼠单核细胞/吞噬细胞标记物)阳性细胞.注射后第2天和第3天,坏死组织碎片和红细胞被ED-1阳性的吞噬细胞吞噬消除.第5天,在肝组织坏死灶内一些单核细胞其形态由圆形转变成梭形.第7天,细胞与残存的网织纤维接触,并表达SE-1(大白鼠肝窦内皮细胞标记物)及Tie-1(内皮细胞特异性受体),此时常见ED-1/SE-1及ED-1/Tie-1双重阳性的梭形细胞.第8天,除了病变范围变小外,其肝组织形态相似于第7天.到第10天,增生的肝组织数量增加,充填坏死区.第14天坏死组织几乎完全被再生的肝及纤维组织所取代.注射DMN后12 h骨髓中ED-1阳性的单核细胞开始增生,其中部分细胞表达5-溴-2-脱氧尿苷(BrdU)/ED-1,并在36 h其数量达高峰.而这些细胞形态相似于骨髓中圆形单核细胞,其在第24小时至第10天出现于外周血中,高峰时间与骨髓相同.外周血中这些细胞的形状与肝组织坏死区内的ED-1阳性细胞相似.结论 注射DMN后圆形ED-1阳性单核细胞首先在骨髓内增殖,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坏死区域,再分化为肝窦内皮细胞,即DMN介导的坏死区域的肝窦重建可能部分通过血管新生来完成.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