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牧民(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孟刚(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摘要
乳腺派杰氏病多数伴有深部乳癌,乳腺外派杰氏病则大多仅见局部表皮内肿瘤.关于派杰细胞的发生机制,现共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表皮内输乳管细胞癌变,并导致下方导管癌形成;②来源于皮肤附属器(顶浆分泌腺、外分泌腺、毛囊);③来源异位细胞(Toker细胞、透亮细胞、异位Bartholin's腺);④原位多潜能干细胞的异常分化;⑤环境土壤学说;⑥沿副乳线发生学说;⑦临近器官的肿瘤在上皮内的播散;⑧来源于其它未定的分泌粘液的细胞.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伴有深部乳癌的乳头派杰氏病,其基因型的表达与深部乳癌并非完全相同,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乳腺内外派杰氏病黏液基因的高表达及其表皮鳞形细胞的转分化特性提示,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在派杰氏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