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大鼠肝癌细胞C2不同途径接种造模及比较

阮思蓓(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李世宁(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朱小霞(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泸州,646000);倪江涛(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刘勇(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唐红(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张元(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唐明希(四川省泸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泸州,646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细胞系C2肝、脾原位接种成瘤及肠系膜静脉注射在不同内环境情况下对肿瘤发生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C2肝细胞癌肺转移动物模型.方法 C2进行体外培养.将雌性BALB/cA裸鼠随机分为肝、脾原位接种及肠系膜静脉注射3组.观察裸鼠肝、脾成瘤率、裸鼠存活率、肿瘤病理学特点及远处脏器转移率及强度.结果 肝原位接种组成瘤率为100%,肿瘤呈结节状膨胀性生长,周围肝组织和腹壁有粘连和侵袭,肺转移率为100%.脾原位接种组脾成瘤率为50%,肉眼未见明显的肿瘤形成,但部分肝表面可见转移灶;镜下肝、肺肿瘤转移率分别为67%和33%.肠系膜静脉注射组肉眼未见转移灶,镜下示肝、肺肿瘤转移率均为25%.结论 三种不同方法构建的C2肝癌肺转移动物模型均有肺转移灶的出现,其中,肝原位接种模型最适合于肝细胞癌体内及肺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摘要

全文链接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