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伴有微囊、伸长和碎片状结构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和预后意义

Welch DC,Wirth PS,Goldenring JR,Ness E,Jagasia M,Washington K

Abstract

一些子宫内膜的内膜样癌在侵袭前缘会出现微囊、伸长和碎片状结构(MELF)的生长模式。尽管MELF可能成为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然而其预后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子宫内膜的内膜样癌中存在MELF模式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作者回顾性分析了479例因患子宫内膜样癌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11%(45/427)的低级别内膜样癌中存在MELF结构,然而52例高级别内膜样癌中均不存在MELF结构。这些低级别内膜样癌的患者,MELF结构与肿瘤的大小、超过50%肌层的浸润、FIGO分期、淋巴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乳头状结构和黏液性分化显著相关。然而生存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存在MELF结构,在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面,没有显著的预后意义。 对于调整后的FIGO分期,MELF并非是一个显著的预后因素[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风险比:1.47;95%置信区间:0.28-7.67;P = 0.64),无复发生存率(风险比:0.98,95%置信区间:0.32-2.99;P = 0.98)]。免疫组化分析显示MELF结构p16和p21阳性,ki67几乎均阴性,表明MELF结构中肿瘤细胞出现生长停滞或细胞衰老。作者推断MELF结构对子宫内膜低级别内膜样癌患者的预后影响甚微。

摘要

full text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