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杂志 > 正文

全基因组拷贝数分析证明苗勒氏腺肉瘤侵袭性亚型具有染色体不稳定性

Mino-Kenudson M,Brugge WR,Puricelli WP,Nakatsuka LN,Nishioka NS,Zukerberg LR,Misdraji J,Lauwers GY

Abstract

苗勒氏腺肉瘤是恶性妇科肿瘤。分期高和肉瘤成分过度生长是预后不良的指征。由于对该肿瘤全基因组了解仍很少,我们进行了本研究以阐述腺肉瘤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的特征。

16个病例,8个伴有肉瘤成分过度生长,另8个则没有,均做了分子反转探针阵列分析。拷贝数变异、尤其是缺失,在肉瘤成分过度生长的病例中有显著增加。我们注意到12号染色体长臂拷贝数多有增加,通常涉及到癌症相关基因CDK4(6例)、MDM2、CPM、YEATS4、DDIT3和GLI1(各5例)、HMGA2和STAT6(4例),但与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无关。最常见的染色体丢失涉及13q(5例)、9 p、16q和17 q(各4例),几乎都限于肉瘤成分过度生长的病例。FISH法检测到MDM2/CDK4的扩增以及RB1(观察到2例)和CDKN2A / B(1例)的缺失。MDM2/CDK4共扩增病例免疫组化过度表达该两种基因的编码蛋白,而4例伴有(另外4例未伴有)HMGA2扩增的病例呈现HMGA2蛋白的过表达。所有RB1缺失的病例其编码蛋白免疫组化阴性。在三个终末期病例观察到12或14号染色体拷贝数呈碎裂样特点,所有这几例都伴有肉瘤成分的过度生长。利用全染色体涂染技术和反卷积荧光显微镜,从这三个病例中分离的肿瘤细胞都显示出与染色体碎裂有关的、分散的染色体外物质,表明这一现象可以作为石蜡组织染色体碎裂的光学证据。

总之,我们发现12号染色体拷贝数多有增加,包含潜在的药理靶标位点。全染色体不稳定和染色体碎裂更多见于肉瘤成分过度生长的病例。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在石蜡包埋组织中阐述腺肉瘤染色体碎裂的证据。

摘要

full text

我要评论

0条评论